顾城,诗歌,朦胧诗,文学,精神,至爱,至善,Gu Cheng,Poet,Spiritual,Kindness,Black eyes 诗人顾城专题站。纯粹精神。纯文学。纯思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好孩子和诗
作者:牛丽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4 14:14:20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鹤莲

  找到这本《顾城诗全编》只在不经意的一瞥之间,可是盼望拥有这样一本书,不停地抱着一线希望寻找它,却已经有十来年的时间了。

  没有多少读诗经验的我,还是先听听顾城对诗的解释吧。“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可以通过心来相互兑换,于是颜色的光亮就可以听见,声音可以看见。”了解了顾城写诗常用的通感、转换手法,也就不会把他的诗当成“朦胧诗”了,而会同意顾城的定义:现代新诗。诗歌、音乐和图画,戴着生活经验的眼镜欣赏都是荒谬的,挣开生活经验的框子,我们才能明白“冰凉的目光”、“太阳是甜的”。
  “大地上长麦子/也长诗人”,顾城就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在他37年的生命里他写诗写了29年。如果把诗集里的诗顺序打乱,我无法分清哪首是他年幼时写的,哪首是他成年后写的,他的诗和心一直都保持着透明的纯真。
  读顾城的诗,不知不觉地,自己就像蹲在地上,在和一个可爱的孩子对话。可是这个可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孩子呢,顾城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就是写给他儿子的。顾城要“回家”,要和杉团聚,幻想着亲情能医好爱情的伤。他对儿子说,“你那么小/就知道了/我会回来/看你/把你一点点举起来/杉/你在阳光里/我也在阳光里”。然而,亲情并没有把他带进阳光,也没能挽救崩溃的婚姻。
  诗和别的文学形式不同,诗更接近纯粹的艺术,虽然诗人也用文字表达自我,把自己描写成“他”、“你”、世间的万物,但是我们感知的并非诗人真实的生活,我们感知的只是诗人来自生活的感觉,这感觉还经过了诗人无意识的过滤和加工,让我们再也找不到生活的影子。在顾城所有的诗里,只有最后一首“回家”是现实主义的,“杉/我要对你说一句话/杉,我最喜欢你”。在诗的世界里,这是顾城第一次从幕后走上现实的生活舞台,好像幸福的生活剧就要开始,其实这是谢幕的一刻。
  在这热流滚滚的夏日,读顾城清凉的诗是一种享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两句诗,只要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

(原载《深圳商报》2002年9月1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