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朦胧诗,文学,精神,至爱,至善,Gu Cheng,Poet,Spiritual,Kindness,Black eyes 诗人顾城专题站。纯粹精神。纯文学。纯思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楔子
作者:朱小平 姜娜  文章来源:《朦胧的死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26 19:54:32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鹤莲

  一个漂泊的诗魂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像他的诗一样,他的归宿也给人留下了难解的朦胧和迷案。
  诗人的早逝、夭折、自杀,在中外文学史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普希金为了妻子在决斗中受伤死去;中国唐代著名的“诗鬼”李贺,二十七岁便抑郁而死;魏晋时代风流倜傥的诗人阮籍,佯狂醉酒,采取慢性自杀而最终结束了忧患的余生;嵇康则始终没有一丝的奴颜卑骨,至死不向现实妥协,终被残暴的司马政权斩首而死;苏俄诗人叶赛宁因新旧政府交替产生了苦闷而自杀;而中国被称为诗冠“明代第一”的徐渭(青藤)因受到社会的压迫,在四十六岁因精神病发作带来幻觉,怀疑妻子不贞将其杀死。在此之前他写了《自为墓志铭》,以大铁钉撞入耳窍自杀,以后又多次自杀未遂……
  中外历史上许多诗人之死,与顾城、谢烨的死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尽相同。
  德国近代悲观的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曾感慨过:生命的本身是布满了暗礁和漩涡。但人的结局是死亡,所以尽管历史千辛万苦绕过那些暗礁和漩涡,人也会离死亡愈近——最终被毁灭于无可避免的死亡之灾。
  叔本华的悲叹,在他之前的中国魏晋诗人阮籍,早已凄凉地吟咏过了。
  顾城呢?
  “顾城杀死了他所深爱的妻子,然后自己吊颈自杀。”
  这一震惊海内外文化界的消息是否会令人相信?或者有待于日后澄清,或者就像三毛之死那样,永远留给世人以朦胧难解的谜团?
  顾城为什么会杀死他所深爱的、他所依赖而须臾不可分的妻子?他为什么要自杀?他不是还有一个五岁的小儿子吗?他不是还打算回祖国长住吗?他生命的一部分不是他的诗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顾城当然是永远不可能再回答了。他已经永远闭上了那双黑夜给予他的那双黑色的眼睛。
  别人能回答吗?
  会不会是谋杀?!直到目前,新西兰奥克兰警方认为顾城是“涉嫌用斧头击毙妻子谢烨,然后自己在树上吊颈自杀”,再没有新的证据。
  是因为神经错乱或精神病复发吗?到目前为止,谁也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这是不能令人相信的事实。但顾城、谢烨均已魂断奥克兰,这又是一个令人不得不相信的事实。
  顾城的微笑,连同他的幻想、爱情再也不复存在了。但他朦胧迷茫的诗歌却在中国和世界的诗歌史上永存。
  顾城才三十七岁,他的早逝给人们留下了震惊和惋惜。我们则更感到悲痛。我们是顾城、谢烨的朋友,朱小平和顾城十八、九岁的时候,曾一同在北京西城区文化馆业余文学创作组做过文学青年的梦;姜娜与顾城、谢烨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姜娜的丈夫鲁言从孩童时就和顾城在总政西直门幼儿园里玩耍,姜娜也是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一直就和谢烨在一个班里,是耳鬓厮磨的好朋友,以后成为密友。鉴于这种关系,姜娜、鲁言与顾城、谢烨夫妇两家成了最密切的朋友。自顾城、谢烨一九八七年出国之后,他们两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不间断的通信和电话联系。顾城喜欢画画、书法,他所用的宣纸都是姜娜从国内采购后托朋友带给他或寄给他的。顾城的父亲顾工在给姜娜的一封信里称她是“连接我们全家在世界各地的纽带”。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我们商量要写一本关于顾城和谢烨的书。谈起往事,怅然若失。姜娜的家中设了一座小小的祭坛,上面摆着顾城、谢烨的侧面半身黑白照片,还有一些新鲜的水果和小点心,最为醒目的是那一束黄白相映的鲜菊花。有许多在北京的朋友和谢烨的亲属都来这里纪念过顾城和谢烨。朱小平于惆怅中写了一首小诗,怀念这位已逝去一个多月的诗人朋友:

      诗魂已逝倍伤神,
      秋雨秋风愁杀人。
      万里家山依旧是,
      一天明月着浮身。

  这首诗第二句用的是清末杰出的革命家和诗人秋瑾的诗句,这是她被统治者斩首前写的绝命词。因为写诗的那天,窗外正是细雨潇潇,触景生情,使小平想起了祖国历史上最有鲜明个性的女诗人的这句诗。
  “无双毕竟是家山。”顾城想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这个愿望终于未能实现。漂泊的诗魂终于留在了异域。
  一九八七年出国的顾城到过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城市,但他对故土的怀念却愈来愈强烈。他非常思念北京,他曾让父母给他寄一册北京地图,以寄托思乡之情。他在柏林写的组诗取名为《城》,每一首诗的名字都是北京的城门,如阜成门,德胜门,宣武门……这是诗人顾城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组长诗。他死前,还在写自己昔日北京生活的童年系列故事,这些故事一定会使他想起故乡,想起童年,想起他自己的欢乐和梦幻……
  顾城生前总爱用一块布围成一顶形似烟囱的圆圆的帽子戴在头上,其用意何在?据顾城说:他的名字里有“城”,帽子的形式也很像北京城,戴着这样的帽子就感觉自己永远没有离开故土……
  这是诗人的解释,浪漫潇洒中浸透着多么浓烈的乡思、乡愁!
  顾城头上的那顶圆圆的帽子更像“东坡帽”,就像大半生漂泊异域的名画家张大千,他在海外也戴着自己设计的又方又高的“东坡帽”,用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张大千也是一个诗人,诗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但张大千晚年毕竟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而顾城却带着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和遗憾埋骨异域。
  诗魂何在?诗魂已逝。“万里家山依旧是”,一个悲怆、迷茫的故事写上了最后一个终止符。而我们所要讲述的故事则拉开了序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