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朦胧诗,文学,精神,至爱,至善,Gu Cheng,Poet,Spiritual,Kindness,Black eyes 诗人顾城专题站。纯粹精神。纯文学。纯思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写给《水仙花》的信
作者:顾城  文章来源:《顾城文选·别有天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30 12:46:58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本站

编辑同志:
  《水仙花》很美,有南国特有的芳香,洁净而清新。我很喜欢其中的诗,特别是《启明星下的少女》一诗,更是超于凡俗。我是偏爱这种诗的——用大自然的语言,来表现灵魂的美丽。同时,我也知道这是很难的,因为要有新的感知和向往的不断注入,才能保证这种美不陈、不酸;不断搅动一片积水,而不注入新的泉流,美是难以保证不变质的。
  译诗有两首,里尔克和叶赛宁的,选得极好,都是精品。两首诗都是通过动物,表现了具有永恒意义的,人的心理状态的。
  对于我的习作《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我能谈些什么呢?该谈的应该是都在诗里谈了的,诗外还要解诗,诗就未免尴尬,但既然读者要求“理解”,我就试着再从诗外,从“理”念上来“解”释它吧,也许这就叫作“理解”?
  这首诗,可以说是对某种特定心理的描写。人在某些社会环境中,是拘谨和相互戒惧的,即使彼此不怀疑,往往也受着周围人们看法的影响。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这里有墙/有无数伸缩的目光/在量我们”——怎么办呢?“逃走”、“抢走”当然都是玩笑话,就像惠特曼说“我们如同大自然一样飞快地逃走”一样,主要是建议换个环境,到单纯的自然环境中去解脱“异化”,去彼此了解,去寻找宁静的和谐。如果要从思想性上来要求的话,这首诗所想表现的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中人性回归自然的思想
  如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读者们多批评。
  祝水仙花生机无限

作者顾城
1981年7月1日

◎ 标题为编者加。文初刊于《水仙花》1981年第4期,标题为“顾城来信”。作者于该刊发表的诗《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被要求解释,作者因此写了这篇文字。《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全诗为:
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这里有墙/有无数灯和伸缩的目光/在量我们/(如果把世界关在门外/只会使自己遭到囚禁)//我们应当逃走/不,是抢走/我当强盗/带着你/像暴烈的阵雨在田垅间飞奔//当一切消失/只剩下我们呼吸的声音/你就会走向一边/忽然看看我/又去看露水中惊慌的蚂蚁/乌黑的头顶上/闪着彩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