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朦胧诗,文学,精神,至爱,至善,Gu Cheng,Poet,Spiritual,Kindness,Black eyes 诗人顾城专题站。纯粹精神。纯文学。纯思想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红楼梦》翻读随笔 | |
作者:顾城 文章来源:顾城之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30 20:12:13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sky | |
|
|
一个记忆在他心中顽强地醒来,他不是什么儿孙夫婿,他只是一块石头——“你怎么会以为我是人呢” 歌德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但丁随《神曲》升入天国;而曹雪芹千点万妆的女儿世界,把贾宝玉导入太虚幻境。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我的笑话不过是把大观园搬到了山里,忘了林黛玉的药锄是葬花用的。 我是死了的人。实际贾宝玉根本不能有超过十七岁的生活。 宝钗屋子一片雪白。其实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不须在“找”中“执”中参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林黛玉敬她妒她,除了姻缘之故外,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她无能为力的世界。 毛泽东位居贾母,却喜欢宝玉、黛玉的心性,最讨厌贾政。而周恩来恰恰是袭人、宝钗。他依赖周、惧周,同时也有几分对未知境界的尊敬。 一枝花和那个微笑,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就是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为失败而伤心;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因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这也许就是儒家生活的奥秘。她永远不会出家,死,成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的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宝玉若没死,在现实中一定变成个癞头和尚,疯疯傻傻;黛玉若见了也必厌烦。黛玉若不死怕情况更糟。他们都有情,爱的是如花的时间,心与花时同,一旦时过境迁,花叶飞散,变成了瓜皮烂果一类,就尴尬了。 司棋被带走时,宝玉大恨,说真不明白女儿结婚成了女人沾了男人混账气,怎么就比男人还混账。老婆子就笑,问他,这么说,女儿都好,女人都不好?宝玉说,是,是。老婆子就说,那么我要问一句话(这句话没问,也没答,宝玉就被王夫人吓走了)。其实老婆子要问的是,那么女儿是哪来的?宝玉大约不会回答。若答也就说破了《红楼梦》的本意——女儿是天上来的。 雷说,她希望我死。我知道这是真的。别人问她,你死吗?她说,不,我要活下去。我知道这也是真的。 中国只两次描画了人间天国。一个是陶渊明做的桃花源,一个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两处时隔千年,中有诗星如昼,一片到元人入侵便渐渐黯淡的诗境,“断肠人”后,竟无以承继,竟成了金瓶梅的世界。 (1)人好像应什么都知道点;(2)老老实实过日月,而无妄想;(3)有点理想照明。 她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却是一种“合适”。这“合适”的法则举世无例,所以也不拘泥。所做大体是公正,名分上的事自去做。但也无私,宝钗虽劝其兄,却也毫不袒护;对针锋麦芒的黛玉都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人读此多以为是她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 如果我喜欢一女孩,她对她既不会同情,也不会妒嫉。女孩自比男子生得清净。她会有点不平。她对她,自比对我好得多。 导演会注意到你是不是好演员。但演员在戏中经常就忘了。 你为什么笑 无可奈何才会笑 冯梦龙 她们生得周到从容,对死却有一点冷漠(当然该哭的时候还是要哭)。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既不浪漫,也不必多想。 德国(1992年4月)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