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朦胧诗,文学,精神,至爱,至善,Gu Cheng,Poet,Spiritual,Kindness,Black eyes 诗人顾城专题站。纯粹精神。纯文学。纯思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賦」體美學探討系列之一
作者:翁文嫻  文章来源:顾城之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9 18:07:04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鹤莲

一、顧城的研究概況

  顧城辭世十週年了,報章雜誌上沒見任何人提起,在大陸詩壇亦未見相關的一絲一毫的牽動。(1) 十年前,他在紐西蘭一個小島上□□□□(本站删去文字不论字数多少均以四个空格表示,下同)的行為,當代中國文壇,似乎有意要將這類不愉快的事件抹出記憶體。顧城被歸為朦朧詩主將,這「朦朧」一派不早被後代詩潮推出主流,列為「過時」,當九0年代詩人們紛紛拋出後現代、或敘事詩的內涵探討時,(2) 有更年輕的已不耐煩,乾脆提出「下半身」書寫,成為更新的美學追求。(3)
  在中國文化脈絡裡,如何為一個「詩人」的行徑註解?印象中我們喜愛的詩人,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東坡,他們總有感人的家國情操,具有正義的良知。至如現代的,受不了社會壓力,為了保存己身清潔,頂多自殺罷了,(4) 這是我們忍受的極限,□□□□?
  如果顧城沒有留下如此的一千多首詩,一本散文集(包括多篇詩論)、一本小說《英兒》,(5) □□□□。但令人迷惑的,是他傾畢生心力所創造的文字意境,依筆者私意,顧城的白話書寫,已將中國現代文學領域向前推了一大步,不論詩壇後輩們用什麼論點,想將前代推走,但顧城成就早已遠遠逸出人們心中早期朦朧詩之界域,後來論者提到顧城詩,大多套在歷史記憶中打轉,(6) 而少有評論能直接觸及〈頌歌世界〉,更遑論晚期風格丕變的〈水銀〉、與乎〈鬼進城〉。
  幸而在台灣,有一群潮流外的詩語言探索者,在台北「紫藤廬」連續八個月,一月一次顧城詩學講座,(7) 最後一次是十月,他們還舉行了簡單的追悼會,黃梁先生自資印刷了五0本詩選,分送與會人士。這系列演講內容整理成文字後,將在「顧城之城」網站發表。另外補提者,顧城的研究已是世界性的,有三篇博士論文,一為德國人何致瀚、(8) 二為澳洲人西敏、(9) 三為台灣的張梅芳。(10)
  筆者在系列演講中負責最後兩場,講題為:「顧城詩語言的高度」、「顧城與家的瓦解」,前者探索詩的成就,後者探討其小說《英兒》的筆法創意以及死亡事件。再深入地看,顧城的語言造詣與乎他的人生追求、英兒之悲劇是一體的,中國傳統中「人如其文」的概念,並沒有破例。只是他的表現,迫使評論者需突破許多界線,才可以答完這一道難題;他的存在,是中國現代文壇上「不可承受之重」。
  在這單篇論文內,恐怕難將生命事件與詩兩方面兼顧。在詩語言領域內,或亦只能處理其中一項。顧城逝世前一年的十二月,他接受德國漢學家顧彬與張穗子聯名訪問,將所寫的詩回顧性地分成四個時期,(11) 這樣分法,非常有助於我們瞭解他的整體語言與詩觀的演變。事實上,過去大部分對顧城詩的欣賞理解,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一、二期,(12) 那種很抒情的,有童話趣味的詩構成了他「童話詩人」的形象,論者們或多或少因「童稚」一詞而看輕了顧城。但一個成年的男子要變成兒童視點,其中要有多大的藝術努力!(13) 這一項,許多論者都未能省覺,只有一篇罕見的論文,二十多年前,法國漢學家熊秉明先生解析他一首只有六行的短詩〈遠和近〉,就寫了近一萬字,莊重地引用存在主義的理論,(14) 才稍為恰當地說明其簡單字後面的份量。
  熊氏如此在意顧城每一字句後面揭示的內涵,這種詩語言的審視功力幾乎是空谷足音。在為數稀少的嚴肅評論中,1997年出現在《詩探索》上,伍方斐〈顧城後期詩與詩學心理分析〉(15) 一文,令人眼睛一亮,驚嘆大陸當代詩壇的美學能力。作者選最晦澀的〈水銀〉組詩壓卷之作〈滴的里滴〉,將其中魚和水的意象層層挖掘,引用新佛洛依德主義者霍妮(K.Horney)的文化焦慮論,容格的原型理論和無意識理論,文中並將顧城的精神狀態,與世界有瘋癲傾向的天才文藝人士相比,如「斯威夫特、荷爾德林、尼采、凡高、阿爾杜寒」等,而顧城能從集體無意識的和諧主題出發(如魚),使其得以免於深度的精神分裂。如此的廣闊比較,已將顧城詩境顯示的特殊面相,放在一個國際的格子之中,饒有意義。
  其他如澳洲人西敏(Simon Patton),在一篇1999年的論文中,也曾運用德勒茲生產慾能(desiring-production)及游牧主體(nomard subjectivity)的理論,來解釋在共產中國成長的顧城,如何在後期詩觀中出現「無目的的我」。(16) 相對於大部分中國詩壇論者,還圍繞著顧城□□□□的道德判斷,少數人已將視野面向更大的現代國際精神領域,顧城複雜的詩境及行徑,有一天終為中國文壇標出警覺或啟示的基點。
  但上述論者,旨在探討詩背後反映的人類文化涵義,而對顧城詩為何寫成這樣?其語言結構的變化,有無某些線索可循?他的思維程序,為何可以這一景象接上另一如此的景象?其詩語言相異於別的創造者,差異而難懂的核心在哪?以上提問,更是進入一位詩人的基礎,如果沿語言之路去不到那個美感世界,則一切文化意義,或終是有所隔的。

注:
(1)  顧城在1956年出生於北京。文革期間,家裡被抄家,全家下放到山東的海濱放豬,1976年回北京,1977年發表詩作。80年代起,與北島、舒婷等成為聞名全中國的朦朧詩主將。1987年出國,其後定居紐西蘭一小島上,1993年10月8日,將妻子謝曄擊斃後自殺於激流島家中。事件發生後三年間,中、港、台三地文學或非文學領域,議論紛紛。相繼的評論蒐集資料相繼出現,且有一部以顧城為題的電影。但今2003年逝世十週年,香港或台灣報章未再見有提起此事,大陸的《詩探索》(較有代表性的詩歌理論)亦未見有關涉及。
(2)  此處是閱讀系列大陸90年代詩選或評論獲取的綜合結論。其書目如:孫文波編《語言:形式的命名》(1999人民文學)、王家新編《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2000年人民文學)、肖開愚編《中國詩歌評論:從最小的可能性開始》(2000年人民文學)、李復威編《主潮詩歌》(1999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王家新著《沒有英雄的詩》(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2000年5月17日,沈浩波、朵漁、李紅旗三人在北京創一本詩歌刊物,名《下半身》。筆者未看過這刊物,所有關於《下半身》宣言的內容,來自台北出版的《壹詩歌》(2003年寶瓶文化)。其中較突出的論點如:「所謂下半身寫作,追求一種肉體的在場感。注意,甚至是肉體是不是身體,是下半身而不是整個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傳統、文化、知識等外在之物異化了、污染了,已經不純粹了。……而回到肉體,追求肉體的在場感,意味著讓我們的體驗返回到本質的、原初的、動物性的肉體體驗中去。」
(4)  大陸近年自殺詩人中,有1989年海子、1993年戈麥、1999年昌耀等。
(5)  現存顧城的詩作有《顧城詩全編》(顧工編、1995年上海三聯書店)、《顧誠新詩自選集──海籃》(1993年百花文藝)、《顧城散文選集》(1993年百花文藝)、小說《英兒》(1993年作家出版社)。
(6)  例如台灣能看到的莊柔玉著《中國當代朦朧詩研究》(1993年大安出版社),有關顧城部份,章節題目為:「出塵脫俗的童話詩人」,所選均為早期抒情時期的詩作。或許如羅振亞〈後朦朧詩整體觀〉(2002年第2期《文學評論》)中言:「舒婷、顧城們避免了詩的虛假蒼白,但以一種高傲的先覺者姿態呈露著思索者的『殉難之美』,或對高遠心境的憧憬,在某種程度上美化了自己,還未真正的走向群眾。」這番論點,顯然仍將朦朧主將們早期引起的轟動,那份英雄姿態看重了,而並未對顧城後期的小民樸素風格相應。
(7)  「紫藤廬」茶藝館為台北有名的文化沙龍,在2003年3月起,黃梁以「青銅學會」的名義,逢月初第一個週日,舉辦「顧城詩學講座」:主講人為張梅芳、黃梁、潘柏世、翁文嫻等。講題為:一、「文化性命的折損與重建──談一代詩人顧城的生與死」;二、顧城的〈頌歌世界〉;三、顧城之〈鬼進城〉;四、顧城詩的道家色彩;五、《紅樓夢》與「女兒國」;六、顧城詩語言的高度;七、顧城與家的瓦解;八、顧城紀念追思會。各場演講紀錄,將整理發表在顧城專屬網站「顧城之城」內,今已發表了前三場。
(8)  何致瀚為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生,在1987年一篇訪問自稱「正在寫一篇關於您詩作的博士論文」(參見《顧城散文選集》p.190)。
(9)  西敏,原名(Simon Patton)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研究生。
(10)  張梅芳,文化大學博士生,著有《鄭愁予詩的想像世界》(2001年萬卷樓)。
(11)  參見《顧城詩全編》p.1-p.6。顧城自分的四個時期為:一、自然的我(1969-1974);二、文化的我(1977-1982);三、反文化的我(1982-1986);四、無我(1986之後)。
(12)  台灣唯一出版的《顧城詩集》是1988年新地出版,幾乎全是一、二時期的作品。一般台灣詩壇認識的是一個抒情而童真的顧城。
(13)  這自中國傳統文論的觀念中或易說清楚。例如明代思想散文家李贄有〈童心說〉,便提倡好的文字須盡力去掉虛假的成人世界之知識,才可回到「童子之心」,所謂:「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14)  熊秉明《詩三篇》(1986年允晨文化)p.97-p.119。文內針對四個詩句中同樣出現的四個「看」字的不同意境,分析這「看」的主體,在存在主義尤其是沙特哲學論述中,份量很重。熊氏借一「看」字,挖掘顧城詩中與另一人物出現時,人際互動關係及二者對彼此感覺之變化,語意分析相當深入。
(15)  1997年《詩探索》第4期。P.137-p.147。
(16)  原文是英文,發表在1999年第9卷第一期Social Semiotics雜誌上,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澳洲昆士蘭大學出版。篇名: Notes Toward a Nomad Subjectivity:The Poetics of Gu Cheng(1956-1993)p.49-p.6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