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顾城 | 商城 | 留言 | 
载入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顾城之城 >> 顾城 >> 怀念顾城 >> 怀念文章 >> 正文
高级搜索
城中之城
——写在纪念顾城离世十周年之际
作者:赵军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7 19:08:02 | 【字体:

谨以此文献给我所热爱的顾城和他的诗作:

 

  对于顾城(1956—1993),我一向有着一种很崇敬的心情。曾经拜读过他的诗作《黑眼睛》,还有一本是顾城和舒婷的合本诗集,同时还有一个关于顾城的网站“顾城之城”。同舒婷一样,顾城也被划入了“朦胧诗派”。可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在那样的岁月中,能够像顾城一样生活得那样清纯,拥有那样童真的大眼睛男孩恐怕只是一个童话般的梦,而顾城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下了自己的城中之城。
  顾城的《一代人》,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可是却广为传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当我看过顾城的照片后,我内心难以忘怀的,是顾城那双水一般柔情的眼睛。那双眼睛充满了童真幻想、清纯剔透的晶莹,有着一种对光明的苦苦的追求。
  顾城对中国哲学有过很深的研究,可以讲,他对中国智慧的理解不会亚于那个时代任何一个中国的哲学家(见顾城演讲《没有“目的”的我》)。因为他思想的纯正,恰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诗意般的智慧。其实,顾城的眼眸中闪烁的不仅仅是对光明的映射,更是一种智慧的光芒。我们总是说顾城是一个作家,是一个诗人,可是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咏颂的事物中其实也有很多哲学的眼光。我们平常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哲学使人深刻”,顾城的诗歌因为有了哲学的介入,而变得更加与众不同,更有了一层“朦胧”的意味,就像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好像禅境中所说的“水中月,镜中花”,充满着一种神秘的感觉。
  自始至终,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有着自己思想的一片净土,在他的灵魂深处再也没有什么比他的思想更为纯洁,更加善良。他希望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沉浸在黑暗中的生命,都习惯光明。他希望有一支画笔,可以在自己喜爱的白纸上,画下笨拙的自由和不会说话的眼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本人有着对生命,对生活深深的感悟。同时在他的作品里面曾经反复提到很多的人物,像是一个流浪的歌手,许多年前的红卫兵,还有很多逝世的亲人,不认识的人,这些都是他的笔尖所触及的。红色,黑色,绿色,白色,这几种颜色一直都在他的诗作中反复提及。还有对黑暗的斥诉以及对光明的向往都是在诗作中反复出现的。诗人就是这样,还未曾感怀景物,自己已经深陷其中,可是也只有这样的深陷其中,才能构成就诗人那种或如火如荼的激情,又或是似水的柔情。也才能有一种不同一般的真挚的情感,也才能成就诗人的作品以及他自身的价值升华。
  诗人有诗人自己的眼光,在看待景物的时候,他们总会有另一种第三境界审视的眼光,所谓的第三种境界,是一种带有形而上意味的境界。相传张旭在看到公孙大娘舞剑之后突发灵感因而创就出自己草书的风格。吴道子在看到将军舞剑之后所画之画更是透露这一股灵气,大概艺术之间的境界是相通的,而诗歌在与现实的接触中总会高于现实,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所以,用诗人自己的眼睛审视这个世界,单纯的景物已经具有一种生命律动的气息了。
  顾城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种真正具有童真意味的倾向,他的童真流露得那样自然,没有丝毫的瑕疵。他对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幻想,顾城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我相信在我的诗中,城市将消失,最后出现的是一片牧场。”顾城小时候曾经在乡间呆过,所以他的诗作中带有着泥土的芬芳。
  细细的品味着顾城的诗作,我们总会感受到别样的美,充满着一种“隔帘望月”的美感。钱钟书先生曾经在他的作品《围城》中表达过这样一个理念:“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可是在顾城一手铸造的顾城之城中,我们情不自禁的驻足留恋着城中各式各样的风光,不愿离开……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鹤莲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