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 网站首页 | 顾城 | 商城 | 留言 | 
载入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顾城之城 >> 顾城 >> 评说顾城 >> 文学评论 >> 正文
高级搜索
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
作者:林平乔 文章来源:顾城之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8 18:19:19 | 【字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崛起的朦胧诗人是以反叛者的形象出现于诗坛的。他们既有对荒谬现实和专制暴力的反叛,也有对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写作的反叛。他们以愤激的呼喊,无情的控诉,沉重的反思,成为“文革”末期的“异类”,成为新时代来临之前的思想启蒙者,作为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顾城的诗歌自有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他无意于象江河,北岛那样去重构“大写”的自我,表现崇高的英雄意识,只是着意于给被专制政治践踏、损害、侮辱的芸芸众生提供温暖的情感抚慰,他更象一个人性修补者而崛起于诗坛。当其他的朦胧诗人都在忙于揭出社会的痛苦,控诉“文革”给生存个体带来的深重灾难,意欲彻底颠覆过去的意识形态话语时,他却悄然地将大哀大悲沉淀,只是以淡淡的忧伤,思考着怎样修补被文革十年践踏、摧毁殆尽的人性。他也张扬“自我”,但他着重凸显的是具有理想色彩的“自我”。他执着地以一颗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心,醉心于象牙塔中的童话抒写和自然描绘,专注地营构诗性而浪漫的精神家园。他的诗歌不以厚重取胜,而以单纯的意象,纯净的情怀,浪漫的理想见长。如果说,江河、北岛的诗歌提供的是动乱时期人性异化的“本来如此”的社会图景,那么顾城的诗歌展示的则是动乱过后人性复归的“应当如此”的未来憧憬。他说:“新的‘自我’,正是在这一片瓦砾上诞生的,他打碎了迫使他异化的模壳,在并没有多少花香的风中伸展着自己的躯体……他相信自己应作自己的主人走来走去。”①这个“新的‘自我’”,就是人性复归的“自我”,就是具有本真、善良,纯朴人性的“自我”,就是“我思故我在”的自由个体。在“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艺术追寻中,顾城最后将“新的‘自我’”的重建锁定于“天国”——由“童心”和“自然”构筑的具有精神家园意义的“天国”。他决心“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②显然,顾城是想以浪漫主义的纯净“天国”来标举独特的自我意识,回应思想解放大潮中的人本主义张扬,并借此来矫正,修补沦丧的人性。因而,顾城对“纯净美”的追求,就成为一种格式特别的觉醒的个体意识的标记,成为一种解脱痛苦的愿望指向。“纯净”,就成为顾城诗歌显著的美学特色。
  任何现实层面上的“所以”,其背后都有深刻的“之所以”。如果结合顾城的身世、人生经历、个人阅读和文化积累来考察他的这种诗美风格的成因,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天国”是在个人身世感受、社会生活刺激、时代思潮激荡、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和欧美浪漫主义诗歌濡养的共同作用下塑造成型的。
  顾城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他的父亲顾工是闻名全国的诗人,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他的诗歌天赋极高,十二岁时就作有充满奇思妙想的《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细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月亮和星星”。虽然稚拙浅显,却也显出了惊人的想象。可是他刚读完初一上学期时。席卷全国的文革就波及他的家,他随父亲下放到了农村,一去就是十多年。农村明丽恬淡的风光,善良纯朴的人性深深濡染着他的思想,在长久的浸渍后渗入其灵魂,化作一种难以抹去的恒久记忆和生命底色。当他返城后,由于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差距而产生的种种格格不入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就油然而生。于是他就不由自主地回想幸福的童年时光,回想在农村耳闻目睹的一切,加深对它们的热爱,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灵魂放逐于充满纯真美的童年和充满自然美与人性美的乡村。更为重要的是,年少时代在城市所看到的血腥、暴力图景的难以忘怀,更使他对城市产生了极大厌恶感,在他的笔下,城市是这样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彩虹/ 在喷泉中游动/ 温柔地顾盼行人/ 我一眨眼——/ 就变成一团蛇影/ 时钟在教堂栖息/ 沉静地嗑着时辰/ 我一眨眼——/ 就变成一口深井/ 红花/ 在银幕绽开/ 兴奋地迎接春风/ 我一眨眼——/ 就变成一片血腥”《眨眼》。他还看到了被政治阴谋煽动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如野兽般的争斗,仇视:“两块高大的石壁/ 在倾吐中步步进逼/ 多么灼热的仇恨/ 烧弯了铁的身躯”《石壁》。他也看到了人性在利益驱使下的扭曲异化:“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检拾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弧线》。他更感受到了在真情和友爱缺失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貌合神离、互相戒惧,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凡此种种,和他那种由于年少不幸而形成的孤独忧郁、多愁善感的性格相渗和,就造成了他对现实、尤其是对城市的深切失望。“我们知道,对一切美和完善所感到的深切失望,会在人的心灵上引起两种不同的冲动……令人痛惜的厌世感就是其一,再就是使人对所谓的真实进行反抗。”③失望的顾城,他不象北岛那样激烈地抗争现实,高喊“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回答》),他归向了另一种心灵冲动——逃避现实。他用黑夜给他的黑色眼睛,寻找到了光明的所在——纯净美的“天国”,以此让忧伤而诗意的心灵和丑陋的现实隔开,让自我获得超越性满足,并通过重塑的全新的活动主体——晶莹透明的“新我”,来宣泄对人性沦丧的痛苦和失望。
  如果说,对现实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只是创设天国的现实基础,那么,对中外诗歌的阅读、领悟与共鸣,则是顾城创作冲动的驱动力,是他诗歌理念和诗美风格形成的文化基础。他说:“我喜欢古诗……我喜欢屈原、李白、李贺、李煜,喜欢《庄子》的气度,《三国》的恢宏无情,《红楼梦》中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④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都以感伤忧郁的气质,瑰丽奇诡的想象,崇高傲岸的主体人格,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营构和对优美率真人性的描写契合顾城忧郁孤独的心灵和高远脱俗的理想,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的艺术思维,浸润他的诗思。具体来说,屈原那种对真理的上下求索,对丑恶现实的深切幽愤,对自我优美人性和伟岸人格的自炫,对强大自我意识的自夸,对“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自愁、自傲、自豪,都强烈冲击顾城的心。尤其是屈原以国家、君主的引路人自居的个体意识的张显又显然和顾城以思想启蒙者自居的壮心暗合。李白诗中所流露的狂放不羁的自由心性,昂扬亢奋的生命意识,权势重压下的激愤反叛,理想讴歌时的赤子心态,山水描写中的天真情怀,乃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性语言风格,都深深地启发了顾城的诗情,熏陶了他的浪漫情怀,使他获得了以“童心”和“自然”创建纯净“天国”的不尽灵感。李贺诗中那种对建立于不幸人生与高远理想矛盾中的人生伤感的抒写,对灵魂栖居地——虚无缥渺的神话世界的创设,对沉痛而无奈的生命意识的表露,都强烈感染着具有忧郁多愁个性的顾城。尤其相似的是,两人都有着青春年少时的不幸,都有着早醒而敏感的诗心,都着意于对新颖朦胧、晦涩多解的意象的搜寻,都在诗中表现着近乎病态的天才幻想。而且在审美趣味上,两人都喜好“在荒凉中追寻斑斓的色彩,在死寂中表现生命的活动。”⑤可以说,顾城简直就是千年后李贺的投胎再生。后期的李煜作为拘囚于汴京,整日以泪洗面的亡国之君,在词中流露出的哀痛无奈的人生伤感,真切细腻的情感倾吐,往事成空、人生长恨、时光倏忽的哲学空幻都契合了顾城作为觉醒的知青深感价值萎弃、时光虚度,前程渺茫的寥落心情。或者说,李煜词中人事变迁、岁月沧桑、命运无情的深重感喟引发了顾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与痛苦心境下的强烈共鸣。
  庄子是给予中国失意文人影响最大的智者,他对物欲社会中人性异化的深刻认识,对弱者如何在沉重黑暗社会中实现自我苦恼精神解脱的探求在中国社会无人可及。尤其是他给失意个体提供的忘忧途径,更是令人神往。他教人们“游心于物”,“坐忘”、“心斋”,让自我在长久的静观默想中“我丧我”,实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心灵飞扬,达到“朝彻”、“见独”的美乐心境。他教会了人们如何逃避现实而又心灵虚静充实,他为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幽静大道。而尤为重要的是,他以那种“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奇幻瑰丽的想象,启迪了一代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和诗思。“他那婴儿般哭泣著要捉月亮的天真,那种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使他成为了最真实的诗人。”⑥应该说,顾城从庄子那里继承的,既有精神层面上的个体疏离,灵魂遁逃;亦有艺术层面上的奇诡想象,物我交融。庄子哲学的精髓,在顾城诗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感伤情怀,对理想国的构建,对主体意识的张扬,对人性美的描写,对奇诡瑰丽想象的运用,对物我交融的追求,都是顾城构筑纯净“天国”取之不尽的材料,都是他灵感的催发剂。
  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学让顾城无法排解的孤寂愁烦与古人无可奈何的悠远叹息进行了沟通,并为他诗歌的感伤气质作了情韵暗示,那么,欧美浪漫主义诗歌的内质则给了他强大的思想支撑,为他对主体“自我”的歌吟和异化人性的矫正提供了操作工具,鼓舞着他在人性沦丧的劫灰与瓦砾上重塑“新我”。他说:“我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较深,我喜欢但丁、惠特曼、泰戈尔、埃利蒂斯、帕斯,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洛尔迦和惠特曼。”⑦那么他喜欢洛尔迦的什么呢?听他自己说吧:“喜欢他诗中的安达露西亚,转着风旗的村庄、月亮和沙土,他的谣曲也写得非常动人,他写孩子在露水中寻找他的声音,写得纯美之极,我喜欢洛尔迦,因为他的纯粹。”⑧洛尔迦是西班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诗人,他也着力于童心和自然的抒写。翻开他的诗,那象露水和月亮一样纯净的意境便会深深吸引我们。其童心,纯净如绿草丛中闪闪发光的珠玉,其环境,如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垠的镜湖,其想象如鳞鳞波光闪荡跳跃。他的诗不颓废,不激越,永远恬静,始终给人含蓄蕴藉的艺术美感。在洛尔迦的笔下,有这样的《哑孩子》:“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把它带走的是蟋蟀的王)/ 在一滴水中/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我不是要它来说话/ 我要把它作个指环/ 让我的缄默/ 戴在他纤小的指头上……”在顾城笔下,有这样晶莹闪亮、纤尘不染的童心;“我有一个小钱夹了/ 我不要钱/ 不要那些不会发芽的分币/ 我只要装满小小的花籽/ 我要知道她们的生日”(《生日》) 。在洛尔迦的笔下,有这样的安达露西亚式的农村风光:“茴香和白银的夜/ 照耀在屋顶上/ 流水和明镜的银光”(《小夜曲》) ,“瓜达基维河/ 在橙子和橄榄林里流/ 格拉那达的两条河/ 从雾里流到小麦的田畴”(《三河小谣》);在顾城的笔下,有这样的江南水乡:“我感到/ 绿麦的骚动/ 河流柔软的滑行/ 托盘般微红的田地上/ 盈盈的花香……”(《水乡》)。在洛尔迦的笔下,有这样的奇思妙想:“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繁星似的霜花/ 和那打开黎明之路的/ 黑暗的鱼一同来到/ 无花果用砂皮似的树叶/ 磨擦着风/ 山象野猫似的耸起了/ 它的激怒了的龙舌兰”(《梦游人谣》);在顾城的笔下有这样东方式的幻梦:“在一滴水中/ 我们诞生了/ 大理石绽开永恒的波纹/ 象一片磨平的海洋/ 象寓言般光润/ 水底洁白的卵石/ 渐渐开始了游动”(《梦痕》)。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人虽时代背景殊异,但在诗歌的审美旨趣和精神向度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重视对以童心和自然为客体对象的外在美的抒写,让升华的外在美与诗意的情绪美交融一体;通过清新鲜美、晶莹透明的意象构筑静谧安闲的意境;通过含蓄的诗韵引发人们悠远的情思;着意以一种古朴纯静的古典美来诱发人们远离现实,升华人性,漂洗灵魂。可以说,洛尔迦对美的追求的别具一格的表达,启迪顾城找到了表现纯真、善美人性的最佳载体和形式,充实了他构建纯净“天国”的表达内容。
  至于惠特曼,他对顾城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那种狂放不羁,目空一切的“自我”表达和“魂天归一”的艺术追求上。顾城这样评价惠特曼:“他象造物者一样驱动着它们(物象——自注) ,在其外又在其中,只要他愿意,他随时能从繁杂的物象中走出来,从法规中走出来,向物化的生命显示彼岸。”⑨,在他看来,惠特曼已经能“穿起物象达到本体”⑩,已经领悟到了艺术内容的“神”——表现永恒自我,并让自我和外物达到了和谐的交融。用顾城的话说,他的诗所表达的“只有他——那个可望不可及的我,只有他——那个临近的清晰的永恒”⑾。确实,当我们翻开《草叶集》就会发现,惠特曼对“自我”的表现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无法逾越、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极力地毫不躲避地张扬自我的一切欲望和追求,张扬人性所该拥有的一切,抒写缤纷多彩的比大地、海洋、天空还要辽阔的心灵世界,展示令道学家大跌眼镜的人的内宇宙千奇百怪的秘密。他的那个坦陈无遗的“自我”,如天风海雨,如磅礴巨浪,以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仿佛从混沌鸿蒙时代不加雕饰奔涌而来,强烈冲击、振荡着受到文化约束的人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活力四射、昂扬傲立的巨人,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本真人性,让一切个性压抑、活力萎缩的人们为之一振,产生奋进的冲动和张扬的渴望。惠特曼在《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大鸟》序言中这样写道:“反正我更关心的是要启发式地唱出奋发的精神和豪迈的进取心,为各种在户外活动的健儿提供一点什么,而不是要制造完美的韵律在客厅里压倒别人。我从一开始就大胆地走自己的路,不惜冒险——并决心继续冒险走下去。”“自己的路”是什么呢?就是表现“永恒自我”。而且对这种表现,惠特曼有着屈原般九死不悔的执着,有着执着一念、永不言弃的悲壮。所以他在《过去历程的回顾》中说:“我没有赢得我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承认,乃退而转向对于未来的心爱的梦想……这就是要发愤以文学或诗的形式将我的身体的、情感的、道德的、智力的和美学的个性坚定不移地、明白无误地说出并表现出来。”他又说:“在我的事业和探索积极形成的时候我看到那个提供答案的主干和中心,必然是一个个性……这个个性,我经过多次考虑和沉思之后,审慎地断定应当是我自己——的确,不能是任何别的一个”。他在《自己之歌》里这样鼓动丢弃自我、不屑于表现自我的人们:“和我在一起呆过一日一夜,你就会有一切诗歌的泉源/ 你将会得到大地和太阳的一切美善/ 你将不会再间接又间接地去认识事物,也不会通过死人的眼睛去观看一切,也不会以书本里的假象和鬼影作为你的粮食/ 你也不会通过我的眼睛观察,从我去获得一切/ 你将静静地向各个方面倾听,经过你自己而滤取它们”。他坚信并启发人们:“自我”是一个巨大的写作源泉,倾听和抒写心灵,就是倾听和抒写人性的天籁和世间万物象潮水冲击海岸般在心灵的回响。诗人应通过抒写心灵来实现对于人生经验、人生真谛的独特领悟,来实现对社会生活有选择的溶解、滤取。所以当顾城第一次读到惠特曼的作品时,那个健壮的灵魂就象黄钟大吕般冲击着他的心灵,他激动地说:“他的声音垂直从空中落下,敲击着我,敲击着我的每时每刻。一百年是不存在的,太平洋是不存在的……我被震动着、躺着,像琴箱上的木板。整个一天,我听着雨水滴落的声音。”⑿正如惠特曼的灵魂和大自然的完全交融,此刻顾城的艺术创见和惠特曼的诗美特征有了深度契合。就在这一刻,他豁然开朗,有了对诗歌创作的顿悟把持:应该“用心去观看,去注视那些只有心灵才能看到的本体”⒀这个“本体”就是充满丰富内心奥秘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包溶众多大我精神的“自我”。我们可以看到,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生命幻想曲》、《梦痕》、《水乡》、《鬼进城》等含量丰富的作品中,惠特曼的艺术精神已被无迹可求地悄然灌注。可以说,惠特曼对桀骜不驯的自我的张扬,对诡奇密集意象的择取,对“魂天归一”境界的构筑,都为顾城表现个性化的“天国”梦想提供了极好的参照范本和观照榜样,让他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坚冰渐趋消融,“寒凝大地发春华”的时候找到了极富魅力的借鉴对象,从而得以坚决地抛弃政治化写作,毁弃小我屈从、消解于大我的艺术桎梏,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初春时节,在春寒料峭的政治气氛中勇敢地唱出让人震惊的“自我”之歌,让诗歌回归于背离已久的“心灵抒写”的审美价值本位。
   通过以上管中窥豹式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顾城诗歌“纯净美”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童年“创伤性情境”和乡村明丽风光、淳朴人性的影响,亦有飘逸着理想与感伤氤氲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直抒胸臆的西方浪覆主义文学的濡染,更有思想解放,诗艺革新的时代思潮的促发。它是众多叠加的客观性因素的主观生成,是新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统一共振的使然。

————————————
注释
 ①②顾城:《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北京,《诗探索( 创刊号)》1980。
 ③弗洛伊德:《论非永恒性》,《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1997版。
 ④⑦⑧⑨⑩⑾⑿⒀顾城:《诗话录》,《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版。
 ⑤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版。
 ⑥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闻一多全集( 二) 》,三联书店1982版。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出处:《理论与创作》

文章录入:鹤莲    责任编辑:鹤莲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