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城大事年谱 |
并:《顾城诗全集》顾城年表 |
作者:顾城之城 文章来源:顾城之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3 12:43:47 | 【字体:小 大】 |
1956年9月24日 |
出生于北京白塔寺边的一家医院。 |
1962年 |
在一张明信片上口授姐姐,写下第一首诗,寄给父亲。 |
1963年9月 |
入小学。因经常性高烧和父母常年出差在外而频繁误课。/ 这种情形延至1966年初母亲自山西“四清”一年多归来,送他割去扁桃体才好转。/ 但随即文革爆发,学校停课。其后便再也没有经历正规的学校课程学习。 |
1966-69年
1969-74年 |
文革全面停课后,自行读书,尤其是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和《辞海》,不光是因为兴趣,也是因为这是查抄书中仅有的被侥幸漏抄的书。/ 同时对昆虫世界以至昆虫学,还有化学试验以至化学,以及浇铸、雕刻等产生浓厚兴趣,并进入有意识的写诗阶段。/ 其中有些诗留下来之后,至今给人新意,为人传诵,如《星月的来由》《烟囱》《我的幻想》等。/ 也因为此,当时他缺少玩伴,当时革命洪流激荡,而他基本置身集体之外,不在同龄人更不在大人的视野里。 |
|
随父下放,居火道村。其间曾协助父亲养猪,并写下许多旧体新体诗,形成诗集《无名的小花》和《白云梦》。/ 其中《生命幻想曲》《我赞美世界》《无名的小花》等诗多年以后问世,一再被评为中国现代诗的精典之作 |
1974-80年 |
1974年随家回到北京后,自行读书、习画,并于当年起主动要求进入最基层街道集体单位做徒工,分配为木工。同时亦做油漆工、翻糖工、搬运工、商店营业员等。/ 并先后借调至护国寺电影院画电影广告,体育报社任记者、文字编辑,人民电影(即《大众电影》)杂志社任美术编辑。/ 但终因所有制限制而不能正式调任,皆于半年最高借调期满时返回原单位。直至新的政策颁布,该街道集体单位解散,方得离开。而成为自由职业者。 // 1974年起零星于《北京文艺》《少年文艺》《体育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 1979年文艺环境改观,自此开始了真正的作品发表。 |
1978年 |
值“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治角力时期,文艺领域也在角力中间。西城工人文化馆创办《西城文艺》,顾城在发表“工农兵文艺”的过程中,想到写在农村时的《无名的小花》诗集,同文化馆同事讨论之后,顾城于三月为发表选诗写下了《<无名的小花>序》,从批判的角度探讨发表的意义。即使如此诗仍搁置在文化馆,直到近一年后1979年初政治环境进一步和缓方获发表。/ 1978年底顾城读到张贴于北京西单体育场围墙外(后被称作“民主墙”)的首期地下诗歌油印刊物《今天》。深为打动,觉逢知音。更加鼓励了他向自己的“无名的小花”诗时期回转,从而恢复以诗表达。诗脱开主题先行,复归真切,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将约两千首优美的诗歌留于世间。
|
|
|
1979年1月
3月
5-6月
7月 |
《诗刊》在北东西苑饭店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大型诗歌座谈会,顾城亦在“设立中国诗歌节”的呼吁书上签名。
西城区文化馆在新近创办的《蒲公英》小报上以半版篇幅发表了作者写于农村少年时代的《无名的小花》诗集中诗作,印五万份售罄,造成很大影响。后连载。《诗刊》因而向其约稿,并于十月号刊发《歌乐山诗组》。/ 公刘前辈于3月14日写成《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冲破一系列阻力发表于《星星诗刊》复刊号(10月)。
于重庆参加一系列诗歌文化活动。其间写下大量诗歌。有时一天写十多首。许多流传下来脍炙人口,如《摄》《结束》《错过》《诗情》《泊》等。后来还回忆写下了《永别了,墓地》。
于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遇谢烨,并留地址。谢烨前往。谢烨返上海后,开始通信。(至1983年8月,其间顾城四次获赴上海,其中一次谢烨随同顾城飞重庆,待顾城参与的诗歌活动结束后又一同乘船返回。另一次同访绍兴老家。)
|
1979-83年 |
又一重创作高峰期。其诗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引起广泛讨论,尤以发表于《诗刊》1980年10月号的《小诗六首》和发表在1982年1月号《星星诗刊》的抒情诗十首为最。/《文艺报》1980年1月号转载公刘文章《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并加编者按,全国范围内对“朦胧诗”的讨论可认为以此为发端。 // 而顾城本人的写作心境为另番面貌,大体处于作者后来回顾为的“文化的我”的阶段,写有大量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一种特性标志和以《布林的档案》为另种特性标志的诗,以及奇异的寓言故事诗、旧体诗等,还写有七言八行133首长篇叙事诗《雪山恩仇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和遗失的365首日历诗《自然的回声》。于形式于风格于内涵可谓迥然相异又相得益彰。/ 同时写有散文、小说、童话、诗论等,并在演讲和被访中形成见解独到风格新鲜的作品。/ 亦参加了相当多的诗歌活动。1980年中旬,参加诗刊主办的首届青春诗会。 |
1983年8月8日 |
和谢烨在上海登记结婚。半年后移住北京。直至1987年5月底出国。 |
1983-87年 |
1983年10月起进入《颂歌世界》诗境界。同时另方面的诗风格也在持续和变化。1985年11月起,进入《水银》诗境界。同时《颂歌世界》也在持续创作。/《颂歌世界》出现一种奇异超然的观看,“终于出现小小的光芒”,使“一个一个事物”从过去和未来“轻微又清晰地显露出来”,形成“新的人生轨迹”。/《水银》则奇特地还给字“生命自由”,使字离开人的观念而至纯至净。/ 这时顾城悟到,诗不到来不写。 // 这一时期,顾城依旧参加一些诗活动,出版诗集,一些演讲、发言和被访形成独树一帜的新鲜文字。可参阅四卷本《顾城文选》。1986年夏的新诗潮诗会上遇李英。 |
1987年5月29日 |
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其间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 |
1988年
|
1月初获工作签证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在其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
3月儿子诞生。
6月以符合技术移民条件获签永久居留。
7月起移住岛上,顾城称该岛为激流岛。
9月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顾城诗集》。
11-12月大学放假期间应邀赴美一个多月。 |
1990年 |
3月帮助谢烨的弟弟来到新西兰。/ 6月辞大学教职。/ 7月初帮助李英来到新西兰。/ 9月帮助姐姐来到新西兰。/ 诗集《水银》由德国波鸿大学出版社出版。 |
1992年3月
|
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其后一年半的工作为世人留下了逾百万字的文作、诗作及几百幅书画作品。从思想内涵到表达形式都可称奇异新鲜灿烂,可视作珍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可参阅四卷本《顾城文选》(《卷一.别有天地》《卷二.思忆朦胧》《卷三.与光同往》《卷四.生生之境》)。 |
1993年1月 |
于巴黎朗诵讲诗答问。 |
2月 |
于巴塞罗那为时一周的大型诗歌活动中受邀做重点发言,共进行了三场主题不同的演讲,并答问。反响热烈。出于某种诸如不过于影响良好局面的考虑,围绕李英的情况尚未让他知道有了突变。 |
3月 |
由于长时间联系不到李英陷入深度困惑。/ 15日同谢烨回返离开近六年的北京。/ 至23日再度离开的八天中间,应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约整理出诗集《海篮》(于作者身后出版,出版时被题作“自选集”)。/ 再赴德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英儿》写作开始。/ 河南海燕出版社出版《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
5月 |
《人民文学》刊发《激流岛话画本》“话本”部分。 |
6月24日 |
写完哲学手稿《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 |
7月10日 |
应法兰克福大学“人与自然——世界各文化哲学讨论会”邀请,做《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学术报告并答问。 |
9月3日 |
于自德至美飞机上写下诗《回家》( 后于10月5日修动。并于10月8日自岛上寄往父母 )。 |
9月18日 |
就关于《英儿》的问世问题于洛杉矶与谢烨一并接受记者曾慧燕的电话采访。 |
9月21日 |
离开美国。 |
9月22日 |
于塔希提岛转机,走访高更故址。 |
9月24日 |
重返新西兰岛上。其后经历可参见《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并可参阅《顾乡写给芒克的一封公开信》。 |
9月27日
10月2日-7日
|
写给父母返岛后的第一封家书。其后于9月30日、10月5日、6日、8日均写有家书(10月8日的家书急转之下写成为遗书)。 开始为儿子写一本书,至10月7日晚草成十二篇。 |
10月8日 |
给父母家书写成遗书。顾城夫妇双双辞世。 |
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顾城诗全集》 ·顾城年表· |
|
|
1956年9月24日
1963年9月-1966年6月
1966年6月-1969年11月
|
因母亲的健康原因提前约七周剖腹产于白塔寺边人民医院。于暖箱中度过了人生的前四十天。
因父母迫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外而不得不几度转学。并因经常性高烧而频繁误课。这种情形延至1966年初母亲自山西“四清”一年多归来,送他割去扁桃体方好转。
“文革”全面停课后,自行读书,读得最多的是《辞海》和法布尔的《昆虫记》。不光因为兴趣,也因为这是1968年底工、军宣队抄书中侥幸漏抄的书。同时对昆虫世界以至昆虫学,化学试验以至化学,以及浇铸、雕刻等产生浓厚兴趣,并进入有意识的写诗阶段。1967年和1968年两度“复课闹革命”中表现消极。
|
1969年12月-1972年6月 |
随父下放,居火道村。其间曾协助父亲养猪,并写下许多旧体、新体诗。 |
1972年6月-1974年5月
|
随父暂迁蓬莱、济南,因一些遗留问题辗转于火道、蓬莱、济南之间。开始学习政治,投身社会,尝试改造世界观,并开始自学绘画。
|
1974年5月
|
随父返京。继续自行读书、习画,并主动要求进入最基层街道集体所有制单位做徒工,工种为木工。 |
1974年5月-1979年5月
1974年起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79年-1983年
1983年-1987年
1987年
1987年5月30日-1988年1月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2年
1993年
|
做木工的同时亦做油漆工、翻糖工、商店营业员等,工作努力忘我,受好评,加入共青团,连续被评为优秀团员,并任团支部宣传委员,积极推动和参与基层单位的文化体育活动。曾先后借调至体育报社任记者、文字编辑,人民电影杂志社(即大众电影杂志社)任美术编辑,护国寺电影院画电影广告,工作出色,但终因所有制限制而不能正式调动,皆于原单位所允许的半年最高借调期期满时被召回。参加北京西城区工人学《毛选》五卷讲学团赴一些大专院校讲学。调任工会代理主席、团委宣传委员,被列为中共党员发展和干部提拔培养对象。1978年关于退职政策颁布,随即申请退职,拖至1979年5月,决意应邀赴重庆参加一新兴文化活动而硬性请假离开。 零星于《北京文艺》《少年文艺》《体育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作品。
西城工人文化馆创办《西城文艺》,在发表“工农兵文艺”的过程中,想到写在农村时的《无名的小花》诗集,同文化馆讨论之后,于三月为发表选诗写下了《<无名的小花>序》,从批判的角度探讨发表的意义。即使如此诗仍搁置。年底读到张贴于北京西单体育场围墙外的诗歌油印刊物《今天》创刊号,深为打动,觉逢知音,更加鼓励了向“无名的小花”诗时期的回转。
3月,西城区文化馆新近创办《蒲公英》小报,以“无名的小花”为总题半版选载了其同名集中诗作,后连续选载二期。公刘前辈于3月14日写成《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后发表于《星星诗刊》复刊号(10月)。5月至6月,于重庆参加一系列文化活动,其间写下许多诗歌,作者曾自述有时一天写十几首;其中《歌乐山诗组》刊于《诗刊》十月号,为顾城作品在此刊的首发。7月,于上海返北京的火车上遇谢烨,并留地址,谢烨前往;谢烨返上海后,开始通信;至1983年8月,其间四次获赴上海,其中一次谢烨随同飞重庆,待顾城参与的诗歌活动结束后又一同乘船返回。另一次同访谢烨绍兴老家。
顾城所在街道集体单位解散。《雪山恩仇记》连环画长篇配诗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又一重创作高峰期。其诗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引发广泛讨论。 1980年中旬,参加诗刊主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其后受邀各地参加过数个诗歌活动。 1983年8月8日,和谢烨在上海登记结婚。半年后移住北京。
对诗产生新的感受和理解。依旧参加一些诗歌活动,非常看重谢烨的感受,活动不能同时邀请谢烨则一般不参加。曾于一些大学讲诗。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其诗集《黑眼睛》。1986年6月新诗潮诗会上遇李英。
成全谢烨的愿望决定出国,德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同意同时邀请谢烨。其后办理护照历经坎坷,至5月27日取得,随即签证,5月29日飞离,机票此时已推迟一周。法译集《黑眼睛》由法国Les Cahiers du Confluen出版。
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德国、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1987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其间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
1月初获工作签证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在其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 3月儿子诞生。 6月以符合技术移民条件获永久居留签证。 7月初起移住岛上,顾城称该岛为激流岛。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顾城诗集》。 11月-12月大学放假期间应邀赴美一个多月参加诗歌活动,谢烨和儿子同往。
丹麦诗集由Husets Forlag/S,O,L.出版。
3月,帮助谢烨的弟弟来到新西兰。6月,辞大学教职。7月初,帮助李英来到新西兰。9月,帮助其姐顾乡来到新西兰。双语诗集《水银》由德国波鸿大学出版社出版。英译诗集《顾城诗选》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同意负起挣钱责任,应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3月初离岛赴德国从事文学工作一年。谢烨同行。5月6月间,赴美、英、荷参加诗歌活动。
1月:受邀于巴黎朗诵并讲诗、答问。 2月:于巴塞罗那为时一周的大型诗歌活动中受邀做重点发言,共进行了三场主题不同的演讲,并答问。反响热烈。出于某种考虑,围绕李英的情况尚未让他知道。 3月:获伯尔基金可继续在德写作。由于长时间联系不到李英而知变故。15日同谢烨回返离开近六年的北京。至23日再度离开的短暂八天里,应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约,草整出诗集《海篮》(于身后出版,出版时被题作“自选集”)。由于得知李英去新西兰并非为了其所表达的离世理想,而深感自己不洁和对不起谢烨,认为须以死以偿。在谢烨的鼓励和参与下,《英儿》写作开始,应诺书完成时死。河南海燕出版社出版《顾城童话寓言诗选》。《人民文学》刊发《激流岛话画本》文字部分。 6月24日:完成哲学论文《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后有修校)。 7月:参加法兰克福大学“人与自然——世界各文化哲学研讨会”;7月10日做《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学术报告并答问。反响强烈。 8月9日:写《牧场》,显示出对他死的提醒和他的兑现决心。《英儿》书稿投送,未经通校。 8月中下旬:因某些变故,似取消了死的决定,开始撰写《全书演义》。考虑离婚。另份未经通校书稿投送。 8月底:飞离德国,抵美。 9月21日:飞离美国。 9月22日:于塔希提岛转机。 9月24日:重返新西兰岛上。此后9月27日、9月30日、10月5日、10月8日均写有家书。10月7日,首封家书抵达父母。8日的家书急转直下写成为遗书。 10月2日—7日:口授谢烨。试以这种方式为儿子写一本书。至10月7日晚授十二篇。 9月24日至10月8日:顾城的离婚提议一直被拖延。其间人情种种导致结果。 10月8日:下午近四时顾城对顾乡说他“把谢烨打了”遂自尽。医生在看到谢烨时仍告慰顾乡:“She should be right(她会好的)。”谢烨被直升飞机送往医院后不治。(关于现场附近的斧子,警方终因不能检验出其同事件的任何关联而将其排除,同时未能查得任何顾城为肇事者的物证,结案的唯一证据是顾乡提供的,即顾城对她说他把谢烨打了。) |
|
本年表摘自“顾城之城”网 顾乡补校于2010年3月10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