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found existence of those image 〝Presenting〞 in the poems of Gu-Cheng2003年12月,台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兩岸現代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簡短綜論顧城的研究概況後,本文集中揭示少有人能通過的角落:顧城後期詩語言之解析。將《頌歌世界》(1986年前)及《水銀》組詩(86年後),標示為「有我」及「無我」風格的極致。同一詩人能擁有此二種反向的詩藝,此為顧城的奇異。「有我」的表現,當代現代派詩人亦不少,但「無我」語言的呈現,其形式極簡約,內容極複雜包羅無限,這詩藝的形態,是當今少見的。論文內並舉大陸台灣十數名詩人的敘事方式與之列比,指出顧城詩去到中國語言「賦」體的高點。
關鍵辭:頌歌世界、水銀、有我、無我、于堅、夏宇、詩經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