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生命充满启示 |
2008-9-26 |
(1992.5.1) |
人们最终会发现,在这一切折磨过去之后,那种一如芙蓉出水般的真切的性情
|
|
· |
它的注视之下 |
2008-9-18 |
1992年4月(德国) |
诗是纯粹生命和精神的显示,如果混到现实的等级评比里去的话
|
|
|
|
· |
那是光明升起来的时刻 |
2008-9-18 |
——同友人的两段谈话(1992.4) |
最高贵的人可以不在乎当奴隶,因为他不需要以别人的眼光肯定自己
|
|
· |
那么“死”也该有克有死 |
2008-9-8 |
——1987年12月香港答问① |
天然自成,无拘无束,同时又诞生一个精致的形式,从第一点到最后,你找不到任何超过这个范围的枝蔓
|
|
|
|
· |
人性与未知 |
2008-8-31 |
1992年4月(德国) |
从来就不是一个教授必定比一个农夫品行高尚或德性完美或更加地参透人生
|
|
· |
安宁的核心 |
2008-8-29 |
1992年4月(德国) |
这个做博士论文可以,你自顾自地论个头头是道,就是博士;但是 |
|
|
|
· |
个人的奇异性弥漫人间 |
2008-4-30 |
——1987年6月16日答丹麦记者问 |
他在宿命和个人选择之间迟疑不决,终于有一刻他自己成为全部,脱颖而出
|
|
· |
“最初只有爱情” |
2008-4-30 |
——1987年7月《文化新闻》等采访 |
诗很美,两个字接近的时候有一种激动 |
|
|
|
· |
艺术之初 |
2006-9-10 |
——东西方之间 (1992.5.2) |
东方的天道无情,我本性是挺吃不消的,可是我也崇敬它的无私和彻底 |
|
· |
神明留下的痕迹 |
2005-8-1 |
——从《我不能想得太多》①谈起 |
诗人是创造文字律法的人,不是遵守文字律法的人。/语言于我是自生的,像树叶一样
|
|
|
|
· |
筑一个小城 |
2005-7-31 |
——栗子采访 |
今年工作结束回岛上的时候,也许我可以完成五本书,有理论、散文、诗和画集
|
|
· |
与光同往者永驻 |
2005-7-31 |
——1992年答德电台华语记者问(有删节) |
中国语言表达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的感觉,一个天经地义的感觉, |
|
|
|
· |
与穗子谈 |
2005-6-23 |
|
他忘记了,后来我背给他,他全都忘光了。有的我背一句他还能模模糊糊有点儿印象冒出来 |
|
· |
香港电台问答 |
2005-1-30 |
|
我确实是一个渺小的人,我从小立志学习蟋蟀,像它那样,在一个小小的草间歌唱,认真地唱,然后就化为尘土 |
|
|
|
|
· |
生命是一树鲜花 |
2005-1-30 |
——与何致瀚问答(1987.7) |
在这反复的梦魇之中,诗悄悄走过,使世界变白,像病房,使人想起在洞壁上画画的最初的一瞬 |
|
|
|
· |
金色的鸟落在我面前 |
2005-1-30 |
——同伊凡、高尔登、闵福德问答 |
我还是想把梦想带入现实,我不停地写,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首诗。我自己构想了一种与现实充满暗示的争斗
|
|
· |
无目的的“我” |
2005-1-30 |
——张穗子访谈 (1992.12.19) |
我做我要做的一切,但是我不抱有目的。一切目的和结果让命运去安排 |
|
|
| 共 18 个文章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20个文章/页 转到:
|
|
|
对话访谈 |
这一部分量应是最大的,同时保留下来的机会也是最小的。从创作着想,这一部分对了解顾城是有着特别意义的。顾城说过:“说话很可能成为写作的好方法,它让声音起到了作用。……说话的时候就进入到一片声音里,好像有点儿像是在作曲;这个声音有时候像是自身有一个发言。”(见1992年6月《为了有一天到树上去歌唱》)灵性于讲话的过程中到来,不仅光彩斐然,而且一再形成相当新奇甚至完整的理论。话题开阔,语词美妙,性情充沛,诗境时现,读来享受非常,更于享受中不意间受到真理的启发。大家就细细地静静地一篇篇地读吧——
|
|